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 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联系我们
24小时咨询热线

0898-43880918



成功案例CASE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地址: 海南市海口市龙华区金宇街100号

座机:0898-43880918

联系人:温小姐

手机:15839455722

邮箱:61778154@qq.com

成功案例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成功案例

装了电磁弹射器也装了阻拦索那为什么“四川舰”不能当航母用

  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聊聊076型两栖攻击舰“四川舰”。这篇文章将解析这艘舰船的设计理念与作战定位,尤其是它虽然搭载了电磁弹射器和阻拦索,但其核心目的是服务于两栖作战,而非成为航母。

  2025年11月14日上午9点,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的码头上,舷号51的“四川舰”解开缆绳,开始启航,前往相关海域进行首次航行试验。这艘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艘舰艇出海,引发了不少军迷的讨论与好奇:它的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,配备全球独一无二的电磁弹射器,还有三条电磁阻拦索,看起来与航母几乎没有差别,为什么官方一直把它定义为两栖攻击舰呢?

  其实,答案很简单。军舰的定位并不只是看外观上几个亮眼的装备,更重要的是它的设计初衷、核心功能以及作战体系。四川舰虽然外形和配置上类似航母,但它从一开始的设计目的就不是为了争夺制空权,而是专注于支援两栖登陆。

  四川舰于2024年12月27日下水并命名,从下水到海试只用了不到11个月,这个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相当高效的。四川舰的海试重点是检查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因为电磁弹射器需要大量电力支持,必须先确保动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。

  从硬件配置上来看,四川舰的确很引人注目。它采用双舰岛设计和全纵通飞行甲板,排水量超过4万吨,和法国的“戴高乐”号航母差不多。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它搭载的电磁弹射器,轨道长度约130米,这项原本用于“福建舰”的尖端技术如今被应用到两栖攻击舰上,让四川舰成为全球首艘搭载电磁弹射器的非航母舰艇。同时,它还配有三条电磁阻拦索,单看这些设备配置,确实让人产生“这是航母”的错觉。

  然而,一旦进入舰体内部,你会立刻发现四川舰和传统航母的巨大差距。航母的内部几乎完全为舰载机服务,配有大型机库、复杂的弹药升降机和专门的燃油储存舱,一切围绕着“高效起降”设计。而四川舰除了拥有机库外,还特别预留了一个庞大的坞舱,这是航母没有的设计。

  坞舱是四川舰的“登陆工具箱”,它可以搭载两栖战车、气垫登陆艇和登陆部队。在需要登陆时,只需打开尾部舱门,海水涌入坞舱,登陆装备就可以直接驶离舰艇,冲向滩头阵地。这一设计决定了四川舰的核心任务并非争夺空中制权,而是支援两栖登陆,执行“超越地平线作战”的任务。

  事实上,美军曾在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上取消坞舱,结果发现无法顺利投送重型装备如M1A2坦克,导致登陆部队难以巩固滩头阵地,后来不得不恢复坞舱设计。这也充分证明了坞舱在两栖攻击舰中的重要性。

  很多人以为电磁弹射器和阻拦索就等同于航母,但这种看法忽略了“装备存在”和“装备适配”的区别。四川舰的这两项设备,虽然外观与航母相似,但实际上它们是“缩水版”,根本不能满足航母高频率、高稳定性的作战需求。

  航母的电磁弹射器设计初衷是为了弹射重型舰载机,如美国的福特号航母,其电磁弹射器可以在短短2秒内将一架30吨重的战机加速到起飞速度,每天最多可以弹射270次。然而四川舰的电磁弹射器是为了无人机设计的,像攻击-11和翼龙-10这类无人机,它们的体型和重量都远小于有人舰载机。四川舰的电磁弹射器虽然也能弹射战机,但它的推力和能量输出仅适应无人机的需求,不足以支持频繁的有人机起降。

  航母的阻拦索需要承受数十吨战机着舰时的巨大冲击力,同时具备快速复位的能力。而四川舰的阻拦索是专为无人机设计的,着舰时的冲击力较小,对阻拦索的强度和复位要求也相对较低。更重要的是,四川舰缺少航母必备的光学助降系统,这一系统能够通过镜面反射和信号引导,帮助飞行员在摇晃的甲板上准确调整姿态,安全着陆。

  航母的设计核心是“海上机场”,所有设计都围绕着“舰载机的高效运转”展开。比如航母通常会采用斜角甲板,将起飞区和降落区分开,以避免起飞和降落的战机发生干扰。而四川舰则采用了直通甲板,甲板空间有限,若同时进行起飞和着舰操作,就容易发生冲突,无法满足航母的高频次起降需求。

  作战定位上,航母主要承担远洋作战任务,搭载完整的舰载机编队,形成独立的空中作战体系。而四川舰的作战定位则是支援两栖登陆,它的舰载机体系主要由无人机组成,攻击-11负责突防和精确打击,翼龙-10和彩虹-7负责侦察和持续打击,同时配有直升机进行反潜和运输任务。四川舰的舰载机系统并不以争夺制空权为目标,而是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支援,打击滩头阵地的防御工事。

  虽然四川舰能够临时搭载一些战斗机,但缺乏预警机和电子战机的支持,这些舰载机的作战能力难以与敌方航母相比。因此,四川舰的核心任务依旧是支援两栖作战,而非替代航母执行制空任务。

  四川舰之所以不能算作航母,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海军并不需要它具备航母功能。中国海军的装备发展逻辑是“专业分工”,每种舰艇专注于其核心任务。航母负责远洋制空制海,驱逐舰负责防空反潜,两栖攻击舰负责登陆作战和火力支援,这样的分工确保每种装备都能发挥出最佳效能。

  四川舰并不会取代航母的功能,它填补了两栖作战和无人机作战之间的空白,在台海、南海等热点海域,可以快速部署并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援和制空掩护。同时,它还能与航母协同作战,承担低强度的作战任务。四川舰的优势在于它具备低成本、高效能的特点,未来它还可能升级,搭载更先进的轻型有人机,但始终不会变成航母。

  四川舰的设计初衷、内部结构和作战定位决定了它不是航母,而是为两栖作战服务的专业舰艇。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无人机的远程打击能力,为中国海军提供更多灵活、低成本的作战选择。



在线客服

关注我们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返回顶部